干部任用無“私恩”
發(fā)布時間:2008-04-18 10:16:43 訪問次數(shù): 楊小玲 楊治邦 信息來源:新疆精河83團10連投稿
-
某單位討論干部任用,會議剛結束,下面就傳開了。原來,有的領導向將要被任用的干部透露,會上他如何舉薦,力促此次任命獲得通過,言外之意十分明白。被任命者當然十分感激,表示不忘領導的關愛之情。
干部任用中,有一些人出于一己之私,在干部選用時搞不正之風,以換取被選用干部的回報;有的利用手中的權力,以出賣個人的“恩典”來換取別人的謝意和好感。如對方不感恩戴德,那會被指責為忘恩負義。“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是無可爭議的。但是,切忌用錯了地方:干部任用無“私恩”!任何人都不準在干部任用中兜售“私恩”,領導干部利用手中的權力去換取別人的好感,謀求下屬感恩圖報,甚至結黨營私,那就大錯特錯了。
宋朝宰相范純?nèi)试谝]人才時,必以天下公議,這些人被重用后卻不知道是誰舉薦的。有人問:“為宰相豈不可牢籠天下士,使之出自門下?”這位宰相回答:“朝廷不失正人,何必知出于我耶?!?BR>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故事:晉國大將羊祜,病后再三向晉武帝司馬炎推薦杜預接替自己,然后再把薦稿燒掉。晉武帝問他:“舉善薦賢乃美事也,卿何薦人于朝,即自焚奏稿,不令人知耶?”羊祜回答:“拜官公朝,謝恩私門,臣所不取也?!?BR>
我國歷代朝中高官大多是門生如云,組成嚴密的關系網(wǎng)。而這個關系網(wǎng),往往就是通過舉薦建立起來的。范純?nèi)省安皇兴蕉鳌保蜢铩安恢x私門”多么難能可貴。時至今日,仍有一些人把用人選才看成手中的“私權”,竭力讓人知道事成的背后有自己的一份“功勞”,輕者讓對方莫忘自己的恩典,重者公開伸手要酬謝,以“恩人”自居,心安理得地索取“回報”。更為嚴重的是通過干部選用,大肆培植親信和“門生”,形成了不正常的依附關系,腐蝕了黨的肌體,使個人凌駕于組織之上,把組織培養(yǎng)、關懷變成個人的施舍,造成惡劣的影響。
在人事工作中,要堅持干部任用無“私恩”的作風,必須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各級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自覺擯棄“用人為己”的錯誤觀念。選賢任能是黨和人民的利益所在,是黨的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培養(yǎng)、選拔干部是各級領導的職責所在。對被選拔任用的干部來說,選拔任用是黨和人民的信任,應該感謝黨和人民的培養(yǎng),而絕不能記在某個人的名下。每一個被選拔任用的干部,都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把握好公與私、情與理的尺度,把黨的培養(yǎng)和人民群眾的信任,變成奉獻黨和人民事業(yè)的具體行動。
地址:新疆精河八十三團10連
郵編:83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