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事來找人
發(fā)布時間:2009-05-05 18:06:00 訪問次數: 吳郁德 信息來源:《黨建研究》
-
1942年,時任陜甘寧邊區(qū)政府秘書長的謝覺哉,就“怎樣做縣長”說了這樣一段話:要想法子把做事的武器拿在手里,不是事來才去找辦法,而是事未來早已準備好了。這段話至今讀來依然讓人感到語重心長、很受啟迪。
“人找事干”與“等事找人”,反映在工作上,一個是積極樂觀,謀劃在先,占了“先著”;一個是消極悲觀,謀劃在后,處于“下風”?!叭苏沂赂伞?,就是把工作當作事業(yè)來干,開動腦筋,計劃在先、辦法在前,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做到一步主動,步步主動?!暗仁抡胰恕?,就是守株待兔、消極應付,事不壓頭不忙干,事情來了被動干,事事被動,最終因一步落下而步步落下。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確有個別同志在工作中常常表現(xiàn)為“三不急”:有人還沒做,別人不急我不急;期限還沒到,時間不緊我不急;上面還沒催,領導不問我不急。做什么事都看著、等著,不主動、不進取、不作為。分析其思想根源,首先是“懶”字作怪。平時不學習不思考,遇到問題隨大流,至于“隨”對了還是“隨”錯了則不關心、不辨別,反正出了問題有上頭頂著。其次是“怕”字作怪。若主動找事做,難免失策、失誤甚至失敗,擔心被扣帽子、打棍子、丟位子。干脆選擇小心謹慎,瞻前顧后,畏首畏尾,以為不找事便沒事了。古人有句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對將要發(fā)生的事不能做到未雨綢繆,提早準備,真正當事來的時候則往往會手足無措,貽誤事業(yè)。
如何做到人主動找事干,從而在工作中搶占先機、贏得主動、獲得成功呢?一要有堅持不懈、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鍛煉“能找事、辦成事”的本領。俗話說:“要砌墻、先打夯”,只有鍛煉過硬的本領,擁有一雙“找事”的慧眼,才能找到事、找準事、辦成事。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國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也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zhàn)、新的矛盾,人民群眾對我們黨有許多新的期待,我們黨員干部的素質能力還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廣大黨員領導干部一定要有“本領恐慌”意識,做到眼界寬、思路寬、胸襟寬,積累知識,增長才干,切實提高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本領。二要有“百姓有困難、自己心難安”的責任意識,積蓄“能找事、辦成事”的底氣。共產黨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底氣來源于無私為民的正氣,來源于情系百姓、一心為公、不計個人得失的情懷。只有像焦裕祿、孔繁森、祁愛群那樣,始終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思群眾所思,想群眾所想,憂群眾所憂,才能做到心內無塵、心中無畏,認準了就迎著困難上;才能有一種不解決群眾困難,不把群眾的事情做好就“食不甘味、寢不安席”的精神,努力把事情辦好、辦漂亮;才能贏得群眾的支持,獲得前進的力量。三要有“破框框、求突破”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育“能找事、辦成事”的銳氣。解放思想是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法寶,是我們的工作始終保持生機與活力的源泉。當今世界和中國正處于廣泛而深刻的變化之中,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也面臨著許多前所未有的新課題、新考驗。這就要求黨員干部主動順應改革創(chuàng)新的時代潮流和發(fā)展變化了的新形勢,發(fā)揮主動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先思考一步,先行動一步,不斷推動工作思路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創(chuàng)新和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始終站在改革創(chuàng)新的前列,不斷為黨和人民立新功。
?。ㄗ髡邌挝唬航夥跑娍倕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