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0-06-13 08:30:53 訪問次數(shù): 佚名 信息來源: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
-
說到讀書學習,一些同志就說:“我何嘗不想學習,可根本沒有時間?!边@種說法符不符合實際呢?對某一部分人或工作的某一階段來說,確實存在這種情況。比如那些帶兵的人,那些處在領導機關重要崗位的人,那些肩負重擔的人等,說他們每天都悠然自得,那不客觀。但是,是不是所有領導干部每天都忙得兩腳不沾灰,抽不出一點時間來學習呢?未必盡然。
想學習的人總能找到時間。漢代劉安曾說:“謂學不暇者,雖暇亦不能學?!币馑际悄切┏商煺f沒有時間學習的人,就是有時間也不能靜下來學習。這話意味著什么呢?學習其實是一種習慣。有了這種習慣,再忙的人也不會說沒有時間學習;沒有這種習慣,即使有很多富裕時間也不會想著去學習。
我們知道毛澤東同志讀書是很多的,這主要來自于習慣。在他的住所,只要常去之處,如餐桌、臥榻、廁所等,無不有書。因為書就在手邊,所以一有點時間就可以看書。還有重要的一點,他迎來送往等禮節(jié)性活動少,處理公務又很干凈利索,一天送來的文電不大一會兒就批閱完畢,許多講話都不備稿。其實,這又反映了讀書與工作效率的關系。如1962年1月他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洋洋一萬六千言,全部是即興講話,從國際講到國內(nèi),從經(jīng)濟建設講到政治民主,引經(jīng)據(jù)典,妙語如珠,風趣生動,聽者笑聲不斷。何能如此?就在于平時讀書學習。如果不是這樣,要組織一個講話起草班子,先擬定提綱,再審初稿,繼審二稿,又審三稿……這要耽擱多少時間?讀書學習與工作效率可以形成良性循環(huán),讀書學習好了工作效率就高,工作效率高了就有時間讀書學習。
哲人說,人的杰出在閑暇。是的,人們花在正常學習和工作的時間差不多,業(yè)績也差不多;要想杰出,就看閑暇的學習和鉆研了。筆者手中有本介紹星云大師的書。星云大師是江蘇人,兒時沒有受過正式教育,卻撰寫了《釋迦牟尼佛傳》、《當代人心思潮》、《迷悟之間》等近兩千萬言的書,并翻譯成英、日、西、葡等十余種文字,流傳世界各地。那他是怎么從一個文盲到佛界大師的呢?他說:“由于我懂得利用‘零碎時間’,訂計劃,想辦法,所以,無論是坐火車、坐汽車、坐飛機、坐輪船,無論要花費多少時間,路程多么曲折輾轉(zhuǎn),我不但從未感到時間難挨,反而覺得是席不暇暖的弘法生涯中最大的享受。所以,我常常自豪地告訴別人:‘公路、天空是我的床鋪,汽車、飛機是我的餐廳,一本書和膝蓋是我的書桌,一支筆是我的所有動力’?!?br>
有人可能說,一天工作那么忙,剛停下來就學習,那還不累死???對此,我覺得關鍵在于個人對學習的看法,如果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樂趣,那么閑下來泡上一杯茶、抄起一本書,捎上一支筆,就成了勞作后的消遣和精神享受。反之,把學習當成一種重負,覺得讀書學習是傷神費腦的苦差事,那就覺得是件累人的事??鬃訌膩硪晫W習為快樂,每說到讀書學習時,總和快樂聯(lián)系在一起。如果從學習中找不到快樂,那收獲也不可能很大。
初唐四杰之一楊炯稱贊曹氏將軍說:“三余廣學,百戰(zhàn)雄才?!彼^“三余”,即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時之余。用閑暇時間發(fā)奮讀書學習而成為百戰(zhàn)雄才,可見利用點滴時間讀書學習對于增長才干有多重要。我們應當“不言學無暇,無暇不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