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業(yè)務欄目 > 組工文化 > 組工研究

實錄:中央黨校省部級領導干部班談“執(zhí)政黨與新

發(fā)布時間:2010-06-17 08:25:00    訪問次數(shù):      佚名     信息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

  •   
    中央黨校省部級領導干部班學員代表在人民網演播室與網友在線交流(攝影:關騰飛)

      2010年6月12日上午9:30,中央黨校省部級干部“黨的建設科學化”專題研究班學員將以“執(zhí)政黨與新型媒體”為題,通過網絡互動的形式,向人民網網友解讀黨的建設相關方針政策,并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回答大家關心的相關問題。
      

    點擊進入直播頁面 圖片報道 點擊觀看訪談視頻

     

    訪談摘要


    ·楊衍銀:要“善待、善用、善管”新型媒體
    ·夏寶龍:要讓網絡成為黨員干部工作必不可少的途徑
    ·徐平:國企黨組織既是政治優(yōu)勢又是核心競爭力
    ·張遠:軍隊黨建工作的特點、創(chuàng)新與時代課題
    ·楊衍銀:把握輿論導向 化解社會矛盾
    ·夏寶龍:利用網絡開展工作需要公信力加以保證
    ·徐平:東風汽車積極運用網絡推動企業(yè)黨建工作


    訪談全文



      [主持人]:各位網友上午好!近年來,以我國互聯(lián)網事業(yè)飛速發(fā)展為背景,新媒體的興起為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提出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胡錦濤總書記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報社考察工作時指出,“互聯(lián)網已成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我們要充分認識以互聯(lián)網為代表的新型媒體的社會影響力?!贬槍π旅襟w環(huán)境下如何加強執(zhí)政能力建設,黨內外有很多熱烈的探討,各級黨委政府也開展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實踐。如何科學認識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執(zhí)政黨面臨的各種考驗,怎樣有效應對新媒體,如何增強執(zhí)政黨引導新媒體輿論的本領?這些都是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思考探索的問題。

      [主持人]:今天,在我們的人民網演播室里,中央黨?!包h的建設科學化”專題研討班的省部級學員,就“執(zhí)政黨和新媒體”為主題和網友們進行在線交流。首先,我來介紹一下本次專題研討班的老師,她就是中央黨校黨建部教師高新民。

      [高新民]: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下面,讓我們認識一下今天和網友進行在線互動的四位學員代表,他們是: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楊衍銀。歡迎楊書記。

      [楊衍銀]:網友好,主持人好!

      [主持人]:中共浙江省委副書記夏寶龍。歡迎。

      [夏寶龍]:大家上午好!

      [主持人]: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徐平。歡迎徐書記。

      [徐平]:各位網友,上午好!

      [主持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東海艦隊副政委張遠。歡迎張副政委。

      [張遠]:大家好!

      通過網絡“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
      
      [主持人]:今天做客人民網演播室的還有來自中央黨?!包h的建設科學化”專題研究班的30多位省部級學員,熱烈歡迎各位領導的到來。在交流互動開始之前,先請高新民教授介紹一下此次研討班的情況,讓各位網友對這個“黨的建設科學化”專題研究班的教學目標和學員基本概況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高新民(攝影:關騰飛)

      [高新民]:我們這個班是中央黨校省部級黨的建設科學化專題研討班,學員來自全國各地,有的是中央國家機關的領導同志,還有的是軍隊的領導同志,這個班的主題是重點研究“如何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我們在人民網舉辦這次網友互動,也是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部分。胡錦濤總書記講的很明確,現(xiàn)在信息網絡化程度越來越高,對黨的建設提出挑戰(zhàn)也帶來機遇。要運用信息網絡基礎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提高黨的的工作效率。特別強調各級黨的干部要善于運用信息網絡,提高運用和管理的能力。從這樣的一個目的出發(fā),我們搞了這一次省部級干部和網友的互動,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使大家對網絡和網民的交流有一個進一步的體會。也借此機會,給下級干部做一個榜樣和帶頭作用,達到這樣的目的我們就很高興了。
      
    學員代表、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楊衍銀在線交流(攝影:關騰飛)

      [主持人]:接下來我們的交流互動正式開始。首先,把第一個問題提給楊書記。楊書記,您怎樣看待互聯(lián)網對黨的執(zhí)政環(huán)境的一個影響?包括新型媒體對黨的執(zhí)政能力提高,現(xiàn)在提出哪些課題?

      [楊衍銀]:隨著互聯(lián)網的迅猛發(fā)展,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網絡化的時代,網絡不僅成為人們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基本工具,也是我們黨和政府聯(lián)系群眾的一個重要的渠道和紐帶。這對于我們黨的傳統(tǒng)工作方式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方式。黨的執(zhí)政能力應當包括很多方面,今天網友提的這個能力,是不是主要指執(zhí)政黨對新型媒體的輿論引導的能力。我想就這個方面談幾點看法。

      [楊衍銀]:首先,要利用互聯(lián)網來匯集民智,提高黨科學執(zhí)政和民主執(zhí)政的能力,要通過互聯(lián)網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黨和政府在做出重大決策之前,要廣泛征求廣大網民的意見,認真對待網民的問題,虛心采納網民提出的合理化意見,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來保證權力在人民群眾的參與之下進行。

      [楊衍銀]:第二,把握好輿論的導向,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積極培育和發(fā)展新型媒體,探索研究新型媒體發(fā)展的規(guī)律,要發(fā)揮主流媒體的優(yōu)勢,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要掌握網絡輿論的話語權,用主流媒體來占領網絡陣地,堅持和發(fā)揚正確的健康向上的輿論導向。

      [楊衍銀]:第三,引導社會熱點,化解社會矛盾。一些熱點問題也往往是網民跟蹤和關注的重點,不可否認,敵對勢力把互聯(lián)網作為對我滲透、煽動和破壞的重要工具。像烏魯木齊的“7?5”事件,就是熱比婭集團通過短信等方式指揮的。因此,黨和政府要敏感地面對社會熱點問題,要及時掌握社會動態(tài),發(fā)布正確權威的信息,向人民群眾講清事實的真相,通達社會民意,疏導公眾的情緒,化解社會矛盾,這也是黨提高執(zhí)政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領導干部對待新媒體要做到“善待、善用、善管”

      [主持人]:謝謝楊書記給我們的介紹。接下來的問題交給夏書記。我們知道現(xiàn)在新型媒體的興起為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請問,夏書記看來,新型媒體和傳統(tǒng)媒體比較起來,各有什么樣的特點?

      [夏寶龍]:我是第一次到人民網和網民們見面。我非常高興能回答網民提出的一些問題。剛才楊衍銀同志講的很好。講到這個問題,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大家現(xiàn)在都在研究新型媒體的出現(xiàn),特別是網絡的出現(xiàn),可以從很多方面總結出來新型媒體,特別是網絡媒體。說到網絡媒體和傳統(tǒng)媒體有哪些不同的地方,由于時間的關系,結合我個人的一些體會,我想簡單談一點看法和網民進行交流。我認為網絡媒體體現(xiàn)這么幾個特點:

      [夏寶龍]:第一,傳播速度快。過去我們要知道一條新聞,有的時候速度是很慢的,現(xiàn)在非???,有的甚至是現(xiàn)場直播。比如,某一個地方發(fā)生了一個突發(fā)的事件,現(xiàn)場利用手機就可以直接上網,大家就可以了解事情發(fā)展的整個過程。

      [夏寶龍]:第二,互動。傳統(tǒng)媒體,我們聽新聞、看報紙,互動有限;但現(xiàn)在我們的網絡是即時交流,交流的速度可以到“我一句你一句”的程度,就像在我們眼前一樣。這種互動性在網絡當中體現(xiàn)的非常明顯。

      [夏寶龍]:第三,量非常大,而且內容豐富,我起了一個名字叫“海量”。大家可能去過浙江,浙江有一個義烏,義烏有一個小商品市場。曾經有這樣一句話評價義烏的小商品市場,叫做“只有想不到的,沒有買不到的?!毙稳菟男∩唐诽貏e多,特別豐富,我看網絡也可以套用這句話,“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我們看不到的。”網上也是這樣,什么都可以看到,包羅萬象。

      [夏寶龍]:第四,開放性。中國的可以出去,外國的可以進來,一個家里的事件可以馬上全世界都知道,全世界哪個地方發(fā)生的事情,我們在家里面也可以知道。

      [夏寶龍]:最近,我發(fā)現(xiàn)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的實用性。比如淘寶網,淘寶網的總部就在我們浙江,去年它的營業(yè)收入超過了4000多個億,你想買東西在網上就可以買。當然,我想任何東西都有它的“兩面性”,既然它有這樣的一些特點,我感覺到目前還有一些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從內容上講,由于它的內容很多,叫做包羅萬象,大千世界,所以這里面正面和負面的東西都有,既有真善美的東西,也有假丑惡的東西,既有先進的,又有落后的。網絡也是我們的一個工具,是個平臺,從工具和平臺這個角度講,好人可以利用這個平臺,壞人也可以用這個平臺;朋友可以用這個平臺,敵人也可以用這個平臺;可以在網上展示自己的幸福,也可以宣泄自己的痛苦。這些問題都是需要我們面對新型的媒體關注的一些問題。

      [夏寶龍]:我總的感覺,它是個好東西,是個先進的東西,它會給我們這個文明社會的發(fā)展帶來很多有益的東西。所以,要善待它,善用它,還要善管它。所謂“善待”,就是要愛護這樣一個媒體。所謂“善用”就是要利用好這個媒體,發(fā)揮網絡有益的作用。所謂“善管”就是要維護網絡的純潔和健康。比如我們社會越來越文明,它靠的是法治,我們要使網絡越來越純潔,越來越健康,越來越文明,越來越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東西,也需要法律來進行管理。

      [夏寶龍]:所以,我感覺到如何用好新型的網絡,利用好我們這個新型的媒體,對于我們來說的確是一個很新的課題。

      [主持人]:謝謝夏書記給我們講了新媒體的特點。接下來的問題交給楊書記。去年九月召開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把運用新型媒體的能力作為加強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領導能力培養(yǎng)。我們應該怎樣看領導干部應對媒體這個問題。在您看來,領導干部要應對媒體的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楊衍銀]:媒體是影響社會生活和人民思想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渠道,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要的資源和手段,以互聯(lián)網為代表的新型媒體日益成為黨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的重要載體。因此,各級領導干部就要與時俱進,適應這種時代的要求,要深刻地認識新型媒體的重要性,充分發(fā)揮新型媒體的重要作用。我認為,應當以積極真誠的態(tài)度來對待新型媒體。對于領導干部運用新型媒體的能力,我和夏書記有同感,他剛剛講了善待媒體,善用媒體和善管,我也這樣認為,可以簡單概括可以從這三個方面:

      [楊衍銀]:第一,善待媒體。要注意與媒體的聯(lián)系與溝通,要不躲避,不厭煩,要以開放的心態(tài)和媒體交朋友。經常聽取媒體的正反兩方面的意見,自覺接受媒體和社會的監(jiān)督,這是善待的一個方面。

      [楊衍銀]:第二,善用媒體。當前的網絡已經成為強大的大眾傳媒,大量的民情民意直接反映在互聯(lián)網上,各級領導干部就可以充分利用好又廣、又快的交流平臺,與網民進行互動式的交流,主動回應群眾關切的一些問題,及時給群眾解疑釋惑,為群眾排憂解難。再就是,領導干部在決策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網上的聽政,可以通過網絡的民意調查等形式,擴大公民的參與程度,這樣可以集中群眾的智慧,實現(xiàn)民主決策。

      [楊衍銀]:同時,還可以通過網絡及時得到決策實施過程中的一些反饋信息,不斷改進工作。領導干部還可以利用媒體來動員、組織群眾,特別是在處理一些突發(fā)事件中,像汶川、玉樹地震發(fā)生時,我們黨和政府就通過媒體來發(fā)布信息,積聚愛心,迅速形成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抗震救災的強大合力。

      [楊衍銀]:第三,善于管理媒體。既要大力支持和發(fā)展新型媒體,也要強化管理,要做到依法管理、科學管理、規(guī)范管理、有效管理。要堅持維護客觀、公正、準確、及時的新聞規(guī)律,確保新型媒體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要及時引導網上的輿論熱點,要主動、快速、有效地來解答群眾的合理訴求,也要避免網絡炒作。

    【1】 【2】 【3】 【4】 【5】 

     

相關文章